高考被称为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,无论在什么年代,高考都很重要,自从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开始,就有很多大学生怀揣着梦想,参加了承载了多少人的期待走进了考场,虽然年代不一样,可是大家的心是一样的。
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,当年学生都做了什么事,总有很多让大家难以忘怀,恢复高考的一次考试,题到底难不难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
40年前的高考试卷曝光,
看到试卷内容后,忍不住笑弯腰
1977年高考恢复时,有很多学生报名参加了高考,全国大概有570多万人报考,最后录取只有30万,不到5%的录取率,足以见得当年高考题有多么难,如今高考率大概有80%以上,差距上明显还是比较大。
既然高考录取率如此低,大家开始猜测是不是考试的试题很难?首先来看一下语文,一张纸上便把所有的题都能看完,和如今试卷好多页相比较,试题上明显简洁明了,并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。
用现在眼光看当年的考题,似乎有点太过于简单,简洁明了的一页试卷,高考作文题是,学生时期最难忘的一天,这种题目可能大家在小学时写过,没想到高考的作文题竟然是它。
如今高考中比较拉分的便是数学,数学有的人学的好,有的人学的不好,学的好的学生能考高分,学的不好的学生只能自叹不如。从44年前的数学试卷明显看出来,试卷难度并不是很大,甚至不少题目都是初中学习的内容。
如果让初中生拿这些试卷考试,相信能考高分的不在少数,高中生直呼:是不是自己生错了时代,现在的题为什么如此难,如果用40年前的试卷考大学,相信211、 985很容易考上。
英语试卷题目比较简单,题量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小,难度上要比现在高考简单很多,题型主要以初中英语为主,词汇量要求不高,这样的题目如果放在如今高考中,相信学生不会苦恼,英语如此难学了。
有的人可能要问了除过三个主科之外,其他科目题型难不难?不管是文综还是理综,题目都比较简单,只要把课本上的内容熟记,基本上都能考过,看到这里是不是自己感慨,如果出生在那个年代,是不是还能考上名校?
基本上都是送分题,做起来很简单,不知道为何当年考大学的人数如此少,还是说大家的知识掌握并不是很牢固。
找到了一份当年的试卷,来测一测你能考多少分吧。
2
为何1977年高考很简单,
考上的人并不是很多?
当时很多学生既要忙碌家庭的事情又要学习,每天学习时间都是挤出来的,主要是以前以劳作为主,大批量学生因没有好的学习环境,根本不可能学习太多知识,即便是上课,每天也有很多杂事。
可想而知当时教育水平,总体来说比较低,知识青年并不是很多,拿到初中学历已经很不错,这便是为什么现在初中生,去看当年高考题很简单,当时文盲很多,拥有知识的人太少了,所以当时有个政策扫除文盲。
每个地区出题难度不一样,举例河南高考的数学分为两大类,参考类和必答类试卷上,没有选择题大家都知道,如果是选择题,能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蒙一下,如果全是主观题,难度比较大。
从头到尾要书写运算过程,这样的考试难度系数比较大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,当时的考分直接为0分,如果没有掌握知识,根本不可能做对,试卷中几道大题,一道大题做错了分数差距很大。
当高考恢复后,教育界对高考重视程度非常一般,虽然出题出得很严谨,不敢有懈怠,因为出题的都是一些专业人士,对当的教育水平并不是很了解,因此学生分数和专家期待的差距太大。
大家不要觉得题特别简单,试想一下当时那样的环境下真的能考高分吗?没有补习班,每天还有繁重的田间劳作,学习都是挤出来的,会被一部分时间分散自己的注意力,不可能每天无忧无虑地学习,什么事都不管,什么事都不顾。
和以前高考学生相比,现在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好了,有安全的环境,有老师认真讲课,没有太大的负担,还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,所以学生们当珍惜眼前拥有的教育资源,努力学习,成为对祖国建设有贡献的人才。
尤其是国家现在一直推崇双减政策,学生压力变得更小了,每天可以无忧无虑的学习。
目前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,让更多学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朝多元化方向发展。
各省2023高考高考投档线陆续公布中,今年高考院校及专业选择有哪些新变化?最具“钱”景的专业是哪个?小车为大家整理如下,一起来看~
注:本文数据来源百度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发布《百度热搜·2023高考大数据》。
《百度热搜·2023高考大数据》(以下简称“大数据”)显示:在本科院校中,南方高校霸榜双一流和非双一流大学前十;专业方面,临床医学搜索热度断层第一,航空航天专业搜索热度攀升最快;而在最具“钱”景的专业中,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拔得头筹。以下为详细情况:
热搜院校
南方高校霸榜双一流和非双一流大学
大数据整理了2023年十大搜索热度最高的本科院校。其中,在双一流和非双一流本科高校前十中,南方高校实现霸榜。
双一流10所高校中,除了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外,其余7所全是南方高校。传统的高校“强市”,如上海(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)、武汉(华中科技大学、武汉大学)、南京(南京大学)、杭州(浙江大学)、合肥(中国科技大学)等纷纷上榜。
在非双一流大学搜索热度前十中,除了青岛大学和燕山大学外,另外8所也都是南方高校。广东地区上榜三所大学,除了榜首的深圳大学,广州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也挤进前十。
此外,广东省位居双一流大学搜索省份榜首,成为最向往双一流大学的省份。
大数据发现,2023考生及家长在选学校上,除学校知名度外,学校综合实力、学校就业率、保研率、师资力量等也成为重点考量因素。
另外,通过今年各省投档分数线也可以发现,考生家长在选择时越来越理智,不再院校为王,无脑追捧。
在专业选择上,大数据总结出影响考生选择的5个因素,分别是个人兴趣、专业热度、就业前景、深造机会、他人建议。
排在第一的是个人兴趣,相较于过往“名校不看专业”、“万金油专业”等情况,现在考生在选择时,更注重个人兴趣,自主性更强,专业“冷热”也有了新的局面。
热搜专业
临床医学断层第一,冷门专业也有春天
大数据整理了今年十大热门专业,临床医学专业热度断层第一,教育学、经济学及计算机等专业位列其后。
另外,从今年投档分数线也可以看出今年医学专业热度有所升高。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今年在山东省投档位次可达22,而2022年投档位次均在150+。
在学科搜索热度中,医学成为热搜学科第一,人文社科紧随其后。
医学热门专业第一为临床医学,人文社科热门专业第一为经济学,工学热门专业第一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理学热门专业第一为物理学,农学热门专业第一为林学。
与去年相比,航空航天工程增长最多,高达61%。另外,农业工程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热门专业仍然保持强劲势头,搜索热度继续攀升。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
另一方面,戏剧影视导演、哈萨克语、能源经济等小众“冷门”专业搜索热度较去年大幅提升,考生的专业兴趣门类在不断拓宽。
“钱”景专业
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小众专业领先
着眼于未来,大数据还整理了就业“钱”景最佳的专业。船舶电子电气工程、荷兰语、印地语、飞行技术、光源与照明位列就业前景最佳本科专业前五。数据显示,如上专业的毕业生在对口领域的收入,将随着就业年限的增长与其他专业毕业生拉开大幅差距。
初高中选择
个人志趣与实际情况相结合,选择不再单一
从大数据可以看出,2023年高考院校与专业的热度发生较大变动。但“冷热”是相对的,现在更多人注重个人志趣的选择,新高三及更低年级的考生家长可以进行一定参照。
而学业生涯规划绝不是高考后才开始的,很多同学家长高一甚至初中就开始确定目标,通过高中三年不断努力去靠近。如果你还没有目标,那么从看到这篇文章起,仔细思考一下吧!
5G备考资源,随问随答,专题设计,优质课件,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
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——谭老师讲地理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