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关“抑郁症”的话题,
【资料图】
引发人们的讨论。
令人震惊的是,
除了孤独、沮丧、焦虑之外,
“微笑”竟也与抑郁症有关!
关于抑郁症,
你不知道的真相还有很多......
跟着大咖专家,全面了解抑郁症!
本期专家:
隐蔽的微笑抑郁更可怕
“笑只是一个表情,与快乐无关。”
有这么一群爱笑的人,或是出于工作、礼节的需要,或是为了维护面子和尊严,不得不保持微笑,而这恰恰与他们的内心相反。在大家眼里,他是热情洋溢的工作标兵,她是贤惠的好妻子,他们是优秀的三好学生。可只有自己才知道,有时他们会被抑郁、焦虑和烦躁折磨得痛不欲生。笑着崩溃,这就是微笑抑郁。
没错,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!不少身患重度抑郁症的人,展现出来的却是乐观、开朗的一面。他们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,习惯性将抑郁情绪隐藏起来,而这种隐蔽的抑郁其实更可怕。
抑郁症是如何摧毁一个人的?
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,它会影响人们的记忆力、注意力、思维能力等等。在未生病时,大脑可以对负面的情绪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,进行自我调节,但生病后,这项功能便会下降,在遭遇负面情绪时,便有可能采取极端的办法,如轻生等。
抑郁≠抑郁症 几个关键点帮您区分
“好难过,这次没有考出好成绩......”
“又加班,哎,我真是烦死了!”
学生、上班族、老人都有着各自不顺心的事情,负面情绪似乎我们无法避免的,而有抑郁的情绪并不等于患了抑郁症。
抑郁or抑郁症?几个关键点帮您区分
一、原因
普通的抑郁情绪是有具体的原因的,也就是“事出有因”。而抑郁症通常是无缘无故地产生,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。
二、时间
普通的抑郁情绪通常是短期的,持续时间较短,人们通过自我调节可以缓解。而抑郁症的抑郁症状会持续存在,难以自行缓解。抑郁症状超过2周,就需要特别警惕。
三、程度
情绪抑郁程度较轻,抑郁症程度严重,并且影响患者的工作、学习和生活,无法适应社会,更有甚者可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语及行为。
四、节律
表现为昼重夜轻的变化规律。许多病人常说,每天清晨时心情很不好,痛苦不堪,甚至有不少病人在此时会出现轻生的念头。至傍晚以后,患者的心情又逐渐好转,但次晨又陷入忧郁之中。
五、家族史
抑郁症会有一定的遗传倾向。
怀疑自己有抑郁症?一个测试帮您自查
专家提示:如果得分超过10分,建议尽快寻求医疗帮助。
容易被抑郁症盯上的三类人
青少年
老话说“少年不知愁滋味”,不少家长因此也就不相信小孩还会得抑郁症。
然而,有数据表明,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总患病率为17.5%。由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不典型,再加上父母的误解,青少年儿童抑郁症不仅识别率低,而且就诊率也低。
敏感、自我苛求的个性;父母不合、家庭暴力;学习压力过大;就业难、创业难;沉迷于网络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会诱发青少年儿童患抑郁症,家长们应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,及时帮助孩子排遣压力,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。
孕产妈妈
产后抑郁是分娩后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,产妇容易出现情绪低落、哭泣、敏感多疑等不良情绪。产后抑郁的出现与产后体内激素变化、女性对成为母亲这一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有关。
请正视产后抑郁的存在,尊重产妇的感受,亲人应多陪伴、鼓励产妇,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帮助。
老年人
警惕老年抑郁!老年抑郁症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是指60岁以上的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障碍。随着年龄增长的生理生化、患有慢性疾病、儿女成家立业、家庭成员病故、空巢、社交圈缩小、社会角色转变、亲朋好友离开的触景生情、应激事件等都有可能诱发老年抑郁。
抑郁症是能治好的
接受系统的治疗,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是可以康复的!治疗包括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等等。得了抑郁症不要讳疾忌医,抓住宝贵的治疗时机,给自己和他人一片心灵的光明。
别再劝想开点了,几个小动作帮助舒缓情绪!
动作一:头颈部运动 下巴紧贴颈部,迅速回位;头向后仰,再迅速回位;头向左向右贴近肩部,迅速回位。
动作二:舒展上肢 双手打开舒展;双拳紧握,前臂贴上臂;紧握双拳,再放松。
动作三:躯体运动 平躺于床,将腰部支撑起来;抬高双下肢,感受大腿紧绷感,再放松。
标签: